金贝尔美术馆结构构造专题为您提供金贝尔美术馆结构构造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金贝尔美术馆结构构造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园林景观热点推荐。
“拱顶”的遗产 ——始于金贝尔美术馆结构
查看详情
浏览数:689
文章始于对金贝尔美术馆屋顶筒壳结构的解读,梳理了结构与形式、平面和空间的设计线索,并重新思考其作为经典案例的解读路径。文章认为对于现代建筑遗产的研究与思考应更多地回归到设计的过程中,而非只建立在感性的认知及单线索的解读基础上。金贝尔美术馆之所以最终能成为路易斯 · 康的代表作之一和现代建筑史中的经典,正是由于它在设计过程中整合了各个建筑要素,平衡了多方参与者的意见。康作为建筑师 , 最重要的工作是在设计进程中始终把握核心概念,并对其进行持续的推演。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郊区的金贝尔美术馆是建筑师路易斯 · 康去世前两年完成的建筑作品,其设计始于 1966 年,建成于
查看详情
在这家著名美术馆的周围,为什么艺术品会曝露山野?
查看详情
浏览数:1114
▲艺术家唐狄鑫在现场 ▲许力炜《白马村壁画笺注》现场 ▲艺术家郑波与其作品《稊地》在现场 ▲于吉作品《练习曲-慢板 乐章III》现场图 南京。6月5日,四方当代美术馆呈现展览“山中美术馆”(Mountain Sites:Views of Laoshan),以20多位华人艺术家的游历式创作来回应对“地形学”的认知。作品所展示的区域不仅限于由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所设计的标志性空间,同时扩展到了建筑所依傍的山林、荒野、湖区甚至互联网之间,在诸多不同的界域中阐述命题。 “山中美术馆”展出
查看详情
做建筑的你需要学习结构吗?干货较多,请收藏细品!
查看详情
浏览数:2216
结构的表现策略 回顾建筑史,就会发现建筑的结构一直都有着表达自身的悠久传统。随着结构技术难题不断被攻破,以科学合理的结构去支撑建筑物已不是难题,发掘结构技术的美学价值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随着建筑师们利用结构进行表现的意识和能力的不断增强,他们逐渐将目光投向更加大胆以及更加令人兴奋的结构可能性上,使结构更加主动并且更加充满创造性地与建筑相融合,由建筑的功能需求上升为美学的表达媒介。为实现特定的建筑效果而利用结构进行表现的方式有很多种,本文列举了14种具有代表性的策略。 力的图示 将结构形态按力学图形进行设计,以保证各构件都能最有效合理地受力,使其既真实地反映了力,又
查看详情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讲座:结构为何?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66
图2:佩雷设计的富兰克林大街25号公寓(图片来源:《建筑师》2010/03) 图3:佩雷设计的巴黎市政博物馆(图片来源:《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p150) 柱外没有覆层,是覆层的影子。佩雷暴露了材料,也暴露着结构,却仍然呈现了先在性(anteriority)建筑文化的影响。佩雷把新技术的结构支撑转变为传统建筑文化的携带者,但他的做法并不是模仿。 而同期的柯布西耶,基于新诞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及空间自由的愿望,提出了多米诺原型并由此展现了新建筑形式的五点,比如因为新结构的可能性可以
查看详情
“汉字结构”- 成都汉字美术馆
查看详情
浏览数:2185
设计师:车飞 设计方:北京超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位置:其他 分类:文化建筑 内容:实景照片 图片:9张 “汉字结构”- 成都汉字美术馆 “汉字结构”是为成都巡遥汉字美术馆所作的设计。该设计的概念从甲骨文“馆”字(“馆”同“官”)开始构造出最初的立面并从此处向后延展。这个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通常的折叠结构都是从水平方向开展折叠运动,而该设计是在立面的竖向展开的。联系到设计的主题,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在不同的时代汉字都有着相应的变化。因而将美术馆的正立面与甲骨文的“馆”字在形态上联系起来,并在立面后面连续的折叠运动中阐释了其
查看详情
结构细部的建筑逻辑
查看详情
浏览数:1032
结构细部的建筑逻辑结构的细部构造对一个建筑来说或许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对于那些外露的结构,似乎更能引发人们去猜测细部背后设计师的诉说。 ▲ 孟加拉国议会大厦-路易斯·康 在保证强度、刚度以及稳定的前提下,对于构件的形式及连接我们有许多选择,比如我们选择采用木结构框架,那么对于梁柱有着诸多的基本形式以及组合方法。 ▲ 木结构梁柱形式 同样,对于钢材或者混凝土,由于材质所营造的氛围以及受力性能带来的不同组合形式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 ▲钢结构梁柱形式 ▲混凝土结构梁柱形式&
查看详情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关键连接技术研究
查看详情
浏览数:1334
关键词: 钢筋连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注明:本文作者王亚超 发表于《建筑结构》2015年5月下 摘要:连接技术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几种关键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情况,包括涉及结构安全的钢筋连接技术、接合部位连接技术、预制夹芯保温墙板连接技术,以及涉及建筑使用功能的接缝防水技术。 关键词:装配式;钢筋;预制夹芯保温墙板;接缝防水 1 钢筋连接技术 钢筋的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连接部位首先要保证在荷载作用下能顺利传递内力,其次还要求连接部位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恢复力特性[3]。国内外学者开发了多种钢筋连接技术,主要有灌浆套筒连接、浆锚搭接、螺栓连接、焊
查看详情
好美!记特雷瓦雷瓦大桥--桥梁结构元素溶入情境背景
查看详情
浏览数:1662
关键词: 桥梁结构造型设计
世界著名桥梁
此大桥于2010年6月5日通车。过去的一年,此大桥获得了两项国际性大奖,并且成为其所在地区一个有潜力的标志性建筑。本篇分析研究桥梁设计者的思维过程,以此为例来论证如何把桥梁结构元素应用到其情境背景中,也为了说明此大桥对当地社区的深刻意义,而不仅仅是一座纯功能性的桥梁。 简介 桥梁要赋予其情境背景庄重感,首先,它们的设计必须要优雅庄重。 对设计师而言,对于手头上的项目必须要先制定一个设计构思。桥梁设计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制作草图,把设计师的想法写在纸上,第二步是把这些草图转换成施工图纸,第三步是
查看详情
魁北克大桥——这个世界第一成了结构力学的反面教材
查看详情
浏览数:946
关键词: 工程进度延误
桥梁上部结构
结构力学反面教材
魁北克大桥 (Quebec Bridge)——相信学建筑、土木工程的同学对它都不陌生吧,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钢结构课上多次被提到。 在魁北克桥修建之前,只有一种交通方式横跨圣劳伦斯河两岸,那便是乘坐渡轮,夏季圣劳伦斯河是魁北克的主要交通要道,但在冬季由于结冰这条河要到河面完全冻结后才能重新通航。作为竞争对手的蒙特利尔已经有了西至多伦多的铁路干线和竣工于1854年的跨圣劳伦斯河的维多利亚桥,迅速确立了蒙特利尔作为加拿大东部主要港口的地位。这些使得魁北克在圣劳伦斯河上建桥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架桥工作并不容易,因为圣劳伦斯河最窄处也有3.2公里,水深58米,流速达14公里/小时
查看详情
魁北克大桥—这个世界第一这个世界第一成了结构力学的反面教材
查看详情
浏览数:777
关键词: 工程进度延误
桥梁上部结构
绿色建筑技术
来源:幕墙世界Weekly,声振之家。 魁北克大桥 (Quebec Bridge)——相信学建筑、土木工程的同学对它都不陌生吧,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钢结构课上多次被提到。 在魁北克桥修建之前,只有一种交通方式横跨圣劳伦斯河两岸,那便是乘坐渡轮,夏季圣劳伦斯河是魁北克的主要交通要道,但在冬季由于结冰这条河要到河面完全冻结后才能重新通航。作为竞争对手的蒙特利尔已经有了西至多伦多的铁路干线和竣工于1854年的跨圣劳伦斯河的维多利亚桥,迅速确立了蒙特利尔作为加拿大东部主要港口的地位。这些使得魁北克在圣劳伦斯河上建桥的需求更加迫切,但
查看详情
这个世界第一成了结构力学的反面教材
查看详情
浏览数:1137
素材:幕墙世界weekly 魁北克大桥(Quebec Bridge)——相信学建筑、土木工程的同学对它都不陌生吧,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钢结构课上多次被提到。 在 魁北克桥修建之前,只有一种交通方式横跨圣劳伦斯河两岸,那便是乘坐渡轮,夏季圣劳伦斯河是魁北克的主要交通要道,但在冬季由于结冰这条河要到河面完全冻 结后才能重新通航。作为竞争对手的蒙特利尔已经有了西至多伦多的铁路干线和竣工于1854年的跨圣劳伦斯河的维多利亚桥,迅速确立了蒙特利尔作为加拿大东 部主要港口的地位。这些使得魁北克在圣劳伦斯河上建桥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架桥工作并不容易,因
查看详情
[钢结构·桥梁]这个世界第一成了结构力学的反面教材
查看详情
浏览数:720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幕墙世界weekly 魁北克大桥(Quebec Bridge)——相信学建筑、土木工程的同学对它都不陌生吧,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钢结构课上多次被提到。 在魁北克桥修建之前,只有一种交通方式横跨圣劳伦斯河两岸,那便是乘坐渡轮,夏季圣劳伦斯河是魁北克的主要交通要道,但在冬季由于结冰这条河要到河面完全冻结后才能重新通航。作为竞争对手的蒙特利尔已经有了西至多伦多的铁路干线和竣工于1854年的跨圣劳伦斯河的维多利亚桥,迅速确立了蒙特利尔作为加拿大东部主要港口的地位。这些使得魁北克在圣劳伦斯河上建桥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架桥工作并不容易,因为圣劳伦
查看详情
路易斯·康:永恒不朽,才是重点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64
本文已获得授权 路易斯·康 LouisI Kahn 路易斯·康,美国建筑师、教育家、哲学家,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费城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是当代建筑师重要的精神导师,还是影响安藤忠雄、改变世界美学的建筑大师。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 路易斯·康(1901 — 1974) 路易斯·康 (1901年2月20日-1974年3月14日) LouisI.Kahn(原名 Itze
查看详情
致敬大师 | 路易斯·康的7个经典项目解读
查看详情
浏览数:2153
关键词: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菲利普约翰逊
新古典主义建筑
路易斯·康的7个作品 在建筑界,没有人不知道路易斯·康。他是全美乃至全世界令人景仰的建筑大师,是享誉世界的“建筑诗哲”,是大器晚成,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成为一个时代的奇迹。他的建筑设计风格以其简洁、柏拉图式而闻名,他的建筑作品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路易斯·康(Louis Kahn,1901~1974)对于路易斯·康的作品,贝聿铭曾坦承:“(路易斯·康)有三、四件代表作,要比(我的)五、六十栋建筑要强多了”,而菲利普约翰逊则更直白:“我所有的作品加起来,都没有他那三、四件那么强。”路易斯·康漫画我们仰慕大师的设计精神,可以从他的7个经典项目开始。01&
查看详情
中小尺度梁的N中打开方式,你都知道吗?
查看详情
浏览数:704
来源:iStructure 作者:彭超一提起梁,大家的第一印象或许和小编一样,就是一条直线,A到B的过程,从祖先的一根过河独木,到现在的跨海大桥,AB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工程师的一生,或许就是和跨(wan)越(ju)纠缠的一生。 总的来说,跨越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依靠结构的形态去承载,上凸形成压力结构,下凹形成拉力结构,好比我们做平板支撑时,你的身体就是一根简支梁,当你怀疑人生时不妨弓弓背或者索性肚皮贴地,此时你便轻松许多。 ▲形态承载 但很多时候,空间、支座条件的限制以及教练的眼神让我们只能平直的死撑,
查看详情
梁——中小尺度的呈现
查看详情
浏览数:684
作者:彭超 一提起梁,大家的第一印象或许和小i 一样,就是一条直线,A到B的过程,从祖先的一根过河独木,到现在的跨海大桥,AB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工程师的一生,或许就是和跨(wan)越(ju)纠缠的一生。 总的来说,跨越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依靠结构的形态去承载,上凸形成压力结构,下凹形成拉力结构,好比我们做平板支撑时,你的身体就是一根简支梁,当你怀疑人生时不妨弓弓背或者索性肚皮贴地,此时你便轻松许多。 ▲形态承载 但很多时候,空间、支座条件的限制以及教练的眼神让我们只能平直的死撑,这时候,对于一根梁来说,下部拉伸,上
查看详情
撕逼| 建筑凭什么比土木有优越感?
查看详情
浏览数:46
↑ 为什么学建筑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学土木的有优越感?作为一名学土木的学生,接触的很多建筑学学生都觉得自己很优越,言谈举止中都觉得自己比学土木的高人一等。我想知道这种想法的来源。(来自知乎) 匿名用户 鄙校建筑系学生主要来源有: 1、把建筑学理解成房地产的家长教育出来的高考状元; 2、出身优渥经济条件或中等以上社会地位家庭的傲娇的性向不明者 3、成绩优秀且有一技之长德艺双馨的艺能界少男少女 鄙校土木系学生来源主要有: 1、喜欢幂幂的高分猥琐男; 2、建筑系调剂生 3、“报这个好找工作”的实用主义男性
查看详情
德式建筑设计你了解多少?德国排名前十建筑事务所大观!
查看详情
浏览数:1841
国建筑师凭借高品质、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建筑评论家法尔克•耶格(Falk Jaeger)向读者介绍他心目中排名前十的德国建筑师事务所。 kadawittfeld建筑师事务所,格劳堡凯尔特文化博物馆 | 图片版权: Werner Huthmacher 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很多都来自美国、日本,或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国际舞台上很少见到德国建筑师的身影。尽管他们也同样功成名就,在海湾及远方东地区有很高知名度,却与那些声名显赫、头顶光环的明星艺术家,或是乘坐喷气式客机奔波于全球各地的建筑界大佬们迥然有别。 这主要有
查看详情
让商业景观“活”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查看详情
浏览数:494
现代城市商业区是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商业区内一般有大量商业和服务业的用房,其建筑形态分布有两种形式:一是沿街发展,二是划片整区域开发。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难点在于文化的活化以及休闲业态的市场化,此外还有商业地产的盈利化等方面,在对商业体的规划和建设中,能否最大化体现综合体的商业价值,景观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设计师们在落手景观方案之前,通常会理清楚三个问题: 如何利用景观吸引游客; 如何通过景观关怀商业体用户; 如何塑造景观令商业体可以成为城市活动中心。 这三点也是商业
查看详情
史上最全面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经验分享!6大案例近百张现场图
查看详情
浏览数:2153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设备
轻质墙板生产线
作者:李伟兴 实习编辑:程洁 装配式混凝土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过程设计实践汇总 案例1:面砖反打PC剪力墙住宅设计 █ 项目基本情况 基地面积:10.43万m2;总建筑面积:约36万m2;容积率:2.9; 住宅比例:70%; PC比例:住宅4层及以上采用PC,标准层PC率为34%,折合整栋PC率为25% █ 立面分析 考虑到立面底部基座及女儿墙屋顶构架的造型复杂,复制率低。底部基座及女儿墙以上部分不考虑PC预制构件。标准层做PC,同一位置不会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