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超挖处理措施专题为您提供地基土超挖处理措施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地基土超挖处理措施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建筑施工热点推荐。
CFG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立即试听
学员数 1064
好评率 99.00%
关键词: 复合地基,CFG桩施工,CFG桩施工工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立即试听
建筑工程188个质量通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立即试听
学员数 8302
好评率 100.00%
关键词: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问题处理
施工质量案例
立即试听
长春市某政府新建办公楼工程地基超挖处理施工方案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184.00KB
格式 doc
资料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方案设计 1 3施工工艺 1 4 质量保证措施 5内容简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二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在地基开挖过程中,发现2-6~2-8/2-A~2-F轴线部分设计标高处的地基土为黑色粘土,不符合设计持力层要求,于是将该部位的底板及独立基础处的土继续下挖,直至挖到黄色粘土层,即勘察报告中的②层土。 2方案设计 超挖部分的独立基础用C10混凝土填至设计标高;基础底板超深小于500mm的用C10混凝土填至设计标高,超深大于500mm的采用石子和石粉回填(石子:石粉=3:7)。
立即下载
工程验槽具备资料及条件与不良地基处理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492
关键词: 工程验槽条件
不良地基处理措施
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查看详情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查看详情
浏览数:894
摘要: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一、置换法 (1)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
查看详情
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处理六大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544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方法
黄土地基变形
湿陷性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是指,其孔隙率比较大,以粉土颗粒为主,在天热低湿度下有明显的高强调节和低压缩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承载能力会大幅度降低,在一定的压力条件和水的侵润作用下土结构迅速破坏,且产生湿陷性下沉。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黄土湿陷性为工程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今天总结了常用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一起来看吧。 垫层法 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小面积的处理,土层厚度为1~3m。施工时应先将基底以下的湿陷性黄土挖出,并利用基坑内的黄土或其他粘性土、灰土等混合均匀回填(以消除垫层范围的湿陷性且减轻地基附加应力产生的下沉,避免地基的自重湿陷性显现),然后采用夯实设备
查看详情
由于各种原因,基础超挖后如何处理?
查看详情
浏览数:891
关键词: 质量保证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
基础超挖有两种情况:局部超挖和普遍超挖。 这两种情况应分别对待,对于局部超挖,一般是有不良地基引起,主要有5中处理方法: 一、砂桩 砂桩也称为挤密砂桩或砂桩挤密法。其定义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砂挤入土中,形成大直径的密实砂柱体的加固地基的方法,砂桩属于散体桩复合地基的一种。砂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对饱和黏土地基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可采用砂桩置换处理,砂桩还可用于处理可液化的地基,而在用于饱和黏土的处理时,最好是通过现场试验后再确定是否采用。
查看详情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19.00KB
格式 doc
内容简介 一、置换法 (1)换填法 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
立即下载
岩土工程我来问——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
查看详情
浏览数:905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那些? 答: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
查看详情
地基处理工程技术措施超强总结
查看详情
浏览数:2731
回复数:6
处理分类 地基处理主要分为:基础工程措施、岩土加固措施。有的工程,不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而只采取基础工程措施;有的工程还同时对地基的土和岩石加固,以改善其工程性质。选定适当的基础形式,不需改变地基的工程性质就可满足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已进行加固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如处理不当,往往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且事后补救大多比较困难。因此,对地基处理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
查看详情
软土地基施工要点,附送夏季处理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294
关键词: 软土地基施工
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天然地基使用,需经过加固处理以减小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路基沉降是导致路基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软土地基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砂垫层法 砂垫层法具有施工简单,不需要特殊机具设备等特点。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路堤高度小于2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软土层不很厚、或具有双面排水条件的情况;当地有砂,且运距不太远,施工期限不甚紧迫的工程。 采用砂垫层,砂宜采用中砂及粗砂,要求级配良好。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大于5,且含量不宜超过3%~5%。砂垫层一般用自卸汽车及推土机配合摊铺,摊铺应均
查看详情
博物馆止水护坡及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1.30MB
格式 doc
关键词: 止水护坡及地基处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基坑开挖支护
本资料为博物馆止水护坡及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共93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根据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原有建筑物部分已拆除,场区内堆有建筑垃圾,地形略有起伏,勘察期间量测的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为40.84m~43.46m。本工程施工工序多,既有护坡桩、预应力锚杆、旋喷桩、土方挖运工程,又有抗拔桩、基础桩施工,任务重,工期紧,各工法之间必须密切配合方能保证顺利施工。基坑施工完毕后,主体结构需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施工至地面,基坑使用周期较长,基坑支护不能按临时工程进行设计施工,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稳定
立即下载
路桥施工中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904
关键词: 路基不均匀沉降
台背填料压实
微信号搜索“筑龙路桥设计”,关注了解路桥设计最新资讯! 1.路基不均匀沉降机理 1.1路基发生沉降阶段 路基发生沉降主要是指对土层进行初期加载时,没有对土地进行压实处理,导致土地处于弹性状态,如果土层中土粒的含水率比较高,并且土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无法及时排除土壤中的水分。此时,如果对路基展开施工作业,在进行压实操作时,土体在瞬间被压缩变薄发生变形,在荷载压力的作用下,使得路基出现沉降的趋势。 1.2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发展阶段 路桥投入运营后,随着路面承载负荷的不断加大以及承载时间的延长,蕴含在路基土层中的水
查看详情
[干货]软土地基施工要点,附送夏季处理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691
软土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天然地基使用,需经过加固处理以减小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路基沉降是导致路基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软土地基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砂垫层法 砂垫层法具有施工简单,不需要特殊机具设备等特点。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路堤高度小于2倍极限高度;软土表面无透水性低的硬壳;软土层不很厚、或具有双面排水条件的情况;当地有砂,且运距不太远,施工期限不甚紧迫的工程。 采用砂垫层,砂宜采用中砂及粗砂,要求级配良好。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大于5,且含量不宜超过3%~5%。砂垫层一般用自卸汽车及推土机配合摊铺,摊铺应均
查看详情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329
一、基坑超挖 原因分析 (1) 采用机械开挖,没有留下30cm由人工开挖整平,而是一挖到底,操作又控制不严,局部多挖。基底原状土受到机械开挖而扰动。 (2) 没有专人指挥,盲目操作。 (3)测量未经复核出现差错。 (4) 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二、基底标高不符合要求 现象: (1)基槽(坑)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规定值,造成浅基础埋置深度不足或超挖。 (2)基底持力层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被人工扰动,造成持力层承载能力降低
查看详情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汇总!
查看详情
浏览数:760
一、基坑超挖 原因分析 (1) 采用机械开挖,没有留下30cm由人工开挖整平,而是一挖到底,操作又控制不严,局部多挖。基底原状土受到机械开挖而扰动。 (2) 没有专人指挥,盲目操作。 (3)测量未经复核出现差错。 (4) 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二、基底标高不符合要求 现象: (1)基槽(坑)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规定值,造成浅基础埋置深度不足或超挖。 (2)基底持力层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被人工扰动,造成持力层承载能力降低。
查看详情
钻孔桩施工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1328
1 、概述 钻孔桩基础施工简便、操作易掌握、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而,无论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大型建设,还是在各类房屋及民用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钻孔桩是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利用机械钻进形成桩孔,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钻孔、灌注混凝土都是在水下进行,工程质量只能通过科学的过程控制和完工后的仪器检测来确认。因而,对作业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工艺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避免钻孔过程中出现钻头掉落和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断桩等现象,杜绝混凝土夹碴、不均匀的质量弊病,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后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工程界
查看详情
地基与基础,古人怎么做?——岩土感悟[彭柏兴]
查看详情
浏览数:933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年近八旬的屠呦呦教授以发明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2017年1月9日,中国北京,屠呦呦教授以第一位女性、第一位非两院院士的身份,与赵忠贤院士双获中国最高科学奖! 在这里,我们无须惊叹屠老获奖的年龄、也不须慨喟她的获奖身份。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品味着《诗经》中这句话,让人不能不联想到冥冥中自有安排。 屠教授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 ”。据传,屠呦呦担纲的科研组在浩如烟海的内服外用方药中,千淘万漉、黄沙吹尽,最终从“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
查看详情
地基常用方法跟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473
常用方法地基处理方法孔内深层强夯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孔内深层强夯法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地基处理专利新技术(专利号ZL92114452.0),是先在地基内成孔,将强夯重锤放入孔内,边加料边强夯或分层填料后强夯。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在第52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获得了最高奖--尤里卡金奖,这也是中国地基处理技术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唯一金奖。
查看详情
桩基础与地基处理工程资料合集,100套想要的都给你!
查看详情
浏览数:10506
回复数:31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叫桩基础。 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叫地基处理。 为大家整理了100套桩基础与地基处理工程资料,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这两者的区别所在。 更多详情点击: 关于桩基础,这些知识最简单却最记不清 三招解决地基通病,建筑稳不稳就靠它了 软土地基深井桩基工程中的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 地基处理工程项目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技术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施工 船坞坞坑回填及强夯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框架结构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
查看详情
72套地基处理方案合集与10种地基处理方式
查看详情
浏览数:2902
回复数:7
关键词: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合集
地基处理方案
文末附72套地基处理方案合集一、区分一下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建筑物由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部分组成。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所以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承受基础传递过来的建筑物荷载而产生应力和应变的土壤层。 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是建筑物的“脚”。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把它传给地基。 二、地基分类 三、地基的处理方式(一) 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是指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