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

发表于2021-08-17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专题为您提供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路桥市政热点推荐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立即下载

等级: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_1     文件 107KB 格式 pdf

关键词: 路桥工程论文 水下混凝土灌注

内容简介  重点介绍了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堵管、导管漏水、钢筋笼上浮、混凝土离析、夹泥和断桩等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立即下载

钻孔灌注桩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628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钻孔灌注桩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在各类房屋及民用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必须防治在钻孔过程中及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桩基施工任务。 一、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护筒冒水 护筒外壁冒水,严
查看详情

水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985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水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⑴导管底距离孔底大高或太低。 原因:由于计算错误,使导管下口距离孔底太高或太低。太高了使首批砼数量不够,埋不了导管下口(1米以上)。太低了使首批砼下落困难,造成泥浆与混凝土混合。 预防措施:准确测量每节导管的长度,并编号记录,复核孔深及导管总长度。也可将拼装好的导管直接下到孔底,相互校核长度。 ⑵首批砼数量不够。 原因:由于计算错误,造成首批砼数量不够,埋管失败。 预防措施:根据孔径、导管直径认真计算和复核首批砼数量。 
查看详情

冲孔灌注桩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立即下载

等级: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_2     文件 233KB 格式 doc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冲孔灌注桩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本资料为冲孔灌注桩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共11页,格式为word。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地下工程,地层的复杂变化,对本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如何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施工桩基,保质保量完成桩基工程,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以下的处理方式: 为了保持孔壁稳定,防止孔口坍塌,桩孔位置必须埋设护筒,护筒不但有控制钻孔桩中心位置的作用,此外还能有效固定钢筋笼水平向和竖直向位置。 本工程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在水下砼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各个施工环节互相配合,技术人员层层把关
立即下载

钻、冲孔灌注桩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查看详情

浏览数:579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钻、冲孔灌注桩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可以穿越各种土质复杂或软硬变化较大的土层(如各类黏性土、砂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及多夹层的岩层) 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对承载力的适应范围广(为300~20000 kN) ,施工机具简单,且施工过程具有噪音低、对相邻楼宇影响小、施工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因而在基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但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环节较多,技术要求高,工艺较复杂,需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下灌注混凝土隐蔽工程的灌注,无法直观的对质量进行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若稍有疏忽,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病害,甚至造成病桩、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危及桩基工程的安全。以下从分析桩基病害的成因入手,介绍一些控制
查看详情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 查看详情

浏览数:1022

关键词: 混凝土坍落度 混凝土配合比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水下灌注桩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
水下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就水下桩基础混凝土的生产和灌注施工等各环节质量控制展开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质控措施建议。 水下混凝土生产控制 1.1 材料控制 (1)水泥宜采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安定性必须合格,凝结时间应不小于2.5h,进场温度不宜超过60℃。 (2)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间距的1/4,且最大粒径宜不大于25mm,级配宜控制在II区间。细集料宜采用中砂或混合砂,级配宜控制在II区间,含泥量小于2.0%。当采用混合砂
查看详情

关于水下灌注桩施工难点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查看详情

浏览数:1699

关键词: 施工质量问题 混凝土坍落度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关于水下灌注桩施工难点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常见的施工难点 由于水下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速度快、质量相对稳定、受气候因素影响不大,所以它们已被普遍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基本流程:施工放样、铺设套管、钻机到位、清除孔底孔、浸渍钢笼镇流器、次级留置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清孔、桩。在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质量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施工质量控制环节往往成为水下钻孔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点的困难。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导管严重的空气和水的泄漏,桩的折断。形成一个松散的层次结构的混凝土、泥或胶囊,有浮浆夹层出现直接造成断桩,混泥土的质量受到影响,造成废桩重做;导管埋入混凝土的长度过深,致使周围的摩擦力增加,导管拔不
查看详情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断桩预防! 查看详情

浏览数:791

关键词: 灌注桩断桩预防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 断桩原因分析 断桩预防措施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断桩预防!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过程中,由于导管拔脱,泥浆进入导管内,致使孔内泥浆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致使泥浆进入导管,若继续灌注,则会在砼中出现泥浆夹层。 3)由于导管埋置过深、当砼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较长使先期灌注的砼凝固,导致导管不能提起。 4)在无破损检测中,桩的某一部位存在夹泥层。  2、原因分析 1)砼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在砼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时,从而形成断桩。 2)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致使首批灌
查看详情

桩基础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查看详情

浏览数:1176

关键词: 水下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操作技术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桩基础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针对桩基础水下混凝土灌注,详细阐述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控制要点,并对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与处理办法。基于成桩后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出了补强的方法。结合桩身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施工体会,谈几点桩基础质量检验及控制方法。 当地基浅层土质不良、结构物的荷载较大时,采用浅基础无法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等的要求时,做人工地基又没有条件或不经济时,往往需要采用深基础。  一、一般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桩位和放样)→埋设护筒→桩机就位→钻孔(设泥浆池制备泥浆、泥浆循环清渣)→设立钢筋骨架→清孔→设立导管→灌筑水下混凝土→混凝
查看详情

快看!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施工要点 查看详情

浏览数:987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快看!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施工要点

【前言】 水下商品混凝土灌注的施工在桥梁桩基础工程中比较常见,处理方法也很多。在实践中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进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1 要检查桥梁施工机构、人员配备是否健全,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资料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五大员”和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 1.2 要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 1.3 检查“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及其它添加剂数量,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1.4
查看详情

桩基础施工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如何防止断桩? 查看详情

浏览数:664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桩基础施工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如何防止断桩?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过程中,由于导管拔脱,泥浆进入导管内,致使孔内泥浆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致使泥浆进入导管,若继续灌注,则会在砼中出现泥浆夹层。 3)由于导管埋置过深、当砼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较长使先期灌注的砼凝固,导致导管不能提起。 4)在无破损检测中,桩的某一部位存在夹泥层。  2、原因分析 1)砼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在砼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时,从而形成断桩。 2)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致使首批灌
查看详情

桩基础施工灌注水下混凝土时该怎样防止断桩? 查看详情

浏览数:630 水下灌注混凝土问题及措施资料下载-桩基础施工灌注水下混凝土时该怎样防止断桩?

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过程中,由于导管拔脱,泥浆进入导管内,致使孔内泥浆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致使泥浆进入导管,若继续灌注,则会在砼中出现泥浆夹层。 3)由于导管埋置过深、当砼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较长使先期灌注的砼凝固,导致导管不能提起。 4)在无破损检测中,桩的某一部位存在夹泥层。  原因分析 1)砼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在砼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时,从而形成断桩。 2)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致使首批灌注的砼不
查看详情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 建筑热点

猜你爱看

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 相关专题 行业热点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