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专题为您提供水泥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水泥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路桥市政热点推荐。
手把手教你做好道路设计项目负责人
立即试听
学员数 4561
好评率 99.00%
关键词: 道路设计|城市道路设计|道路初步设计|道路方案设计|道路设计师培训
立即试听
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236.00KB
格式 pdf
内容简介 针对某公路路面的早期损坏,进行了超载车辆的轴重及其轮胎接地面积和压力的调查.基于实际轴载的作用图式,分别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弹性薄板理论有限元法分析了重荷载作用下,该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按照起决定作用的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确定两种路面结构类型的极限承载能力,初步建立了分析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根本原因是过大轴载对路面结构的一次性加栽破坏,而不是轴载重复作用的疲劳破坏,按现行规范设计确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明显高于沥青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
立即下载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的探讨
查看详情
浏览数:791
关键词: 施工进度横道图
高处作业安全
高处作业安全通病整改
建筑工程清包工价
【摘 要】路面白改黑改造主要采用对原板块处理后采用应力吸收层、水稳碎石等预防反射裂缝以及补强,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调查分析,重视方案适应性,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改造方案是路面白改黑改造成功的前提。本文结合改造中遇到的难点、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优化处理方法。 1前言 我国很多国省道原来都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随着“白改黑”技术的完善与提高,其方便的施工方法和低廉的造价必将会使其愈来愈受到关注与广泛接受。通过设计单位的合理设计以及施工单位的妥善组
查看详情
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查看详情
浏览数:875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进行,交通运输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各等级公路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材料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居于绝对主导地位,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用于小城镇与乡村道路。由于沥青混凝土技术得到长足进步,且沥青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对变形适应性强,修复施工快。因此行业界自然选择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材料。但是从更长远的公路建设材料资源储备来看:我国是原油进口国,原油与沥青总量缺口大。近5年我国公路建设规模持续增大,每年重交通沥青缺口高超过百万吨,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2009年警示全
查看详情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工艺
查看详情
浏览数:1516
道路“白改黑”, 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 经过改造处理、铺设沥青混凝土, 使原来的混凝土刚性路面(灰白色)改建为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黑色),俗称“白改黑”。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因其兼具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优异和充分发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旧混凝土路面的改建工程。 1 技术背景 我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许多道路尤其是南方的许多省际干线公路都建成了造价相对便宜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目前,我国水泥路面的里程数总量巨大,特别是高速公路等级以下的各等级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如表1 所示。其中,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比重约为7.3
查看详情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工艺研究与探讨!
查看详情
浏览数:1103
路面“白改黑”施工工艺,以其经济、环保、高效,及改造后的优良的综合路用性能,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工程中。本文分别对“白改黑”工艺的技术背景、优势、典型的施工方案及工艺路线以及科学选择工艺方案的决策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工艺的工程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前我国的水泥路面的总量巨大,特别是三级以下公路中硬化路面基本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尤其农村“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混凝土路面里程激增。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量快速增加,未来混凝土路面维护翻修的总里程量也必然将越来越大。因此,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改造、养护等问题和工艺的研究和分析势在必行。 道路“白
查看详情
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关键技术超全解析,收藏细细思索!
查看详情
浏览数:868
水泥混凝土路面 不仅高速公路采用大型滑模摊铺机铺筑,乡间小道也使用小型滑模摊铺机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只要混凝土结构具有规则不变的断面形状均可使用滑模施工技术,并且路面拉杆、传力杆、钢筋网的设置均实现了机械化。在钢筋混凝土路面方面,欧美各国在高速公路上大力发展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功能化路面方面,世界各国加快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低噪声技术的研究,德国维特根滑模摊铺机厂开发出的单机一次双层施工的滑模摊铺机,已经可以方便地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下结构层与低噪声表层一次摊铺成型。其它如在旧沥青路面上加铺的小块薄混凝土路面、结合式薄层混凝土加铺层、快速加铺层等新技术均在开发应用与完善中。
查看详情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查看详情
浏览数:694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很大关系,从现有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情况看,不可否认,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很多地区尽管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和特征不尽相同,但对于水损坏、车辙等与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密切相关的早期损坏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国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设计指标唯一 尽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包含弯沉和弯拉应力验算指标,但实际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弯沉成为路面结构设计的唯一指标,也即使说按照现有的规范方法,在路面设计弯沉满足的条件下,弯拉应力验算肯定是通过的,使得设计
查看详情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改造技术
查看详情
浏览数:772
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的大修措施有3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翻修。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改造的类型 1.是对板块进行维修后,加铺薄层罩面,并对罩面层切缝、灌缝(CUT & SEAL)。由于罩面层比较薄,一般只有4~6cm,所以罩面层还会出现裂缝,对应的措施就是在罩面之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进行切缝,然后进行灌缝。 2.维修之后加铺比较厚的面层,一般10cm以上。这种类型对旧路面的维修要求比较高,如果加铺层的厚度不够的话,仍然会出现一定的反射裂缝。 3.
查看详情
公路路面结构识图及施工规范,含高清大图!
查看详情
浏览数:1395
一、路面的基本结构 路基和路面是公路的主要工程结构物。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路线的设计线性(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分层铺筑的供车辆行驶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路床: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 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路床分为上路床(0~0.3 m)和下路床(0.3~0.8 m)两层。 上路堤: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1.5 m的填方部分称为上路堤。 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称为下路堤。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
查看详情
公路路面结构识图及施工规范,满满的都是干货!
查看详情
浏览数:1893
关键词: 公路路面结构
公路施工规范
一、路面的基本结构 路基和路面是公路的主要工程结构物。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路线的设计线性(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分层铺筑的供车辆行驶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路床: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 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路床分为上路床(0~0.3 m)和下路床(0.3~0.8 m)两层。 上路堤: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1.5 m的填方部分称为上路堤。 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称为下路堤。
查看详情
前方高清大图!公路路面结构识图及施工规范
查看详情
浏览数:985
一、路面的基本结构 路基和路面是公路的主要工程结构物。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路线的设计线性(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分层铺筑的供车辆行驶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路床: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 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路床分为上路床(0~0.3 m)和下路床(0.3~0.8 m)两层。 上路堤: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1.5 m的填方部分称为上路堤。 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