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腰筋扭筋专题为您提供梁腰筋扭筋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梁腰筋扭筋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结构设计热点推荐。
梁中腰筋(构造筋)和扭筋的区别
查看详情
浏览数:9773
回复数:9
腰筋和抗扭筋的区别是: 1.腰筋是构造钢筋,不计算,在梁有一定高度时候配置,抗扭筋是要计算的,要满足配筋率,要满足构件的受扭承载力。 2.腰筋的布置一般在梁的两侧,沿梁高布置,而抗扭筋还用在螺旋楼梯,用在截面的四角,侧面,顶面等位置。3.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抗扭筋一般都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两部分组成。 腰筋设置见《混规》9.2.13条。其主要区别见11G101-1,P87,两者的搭接与锚固长度不同。 以板厚为100mm的梁,即T形梁为例: hw=450mm,则h0=hw+hf=450+100=550mm,以保护层厚度为
查看详情
关于梁腹板高度大于等于450设置腰筋的浅析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272
回复数:7
钢筋里有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非常熟悉的一个规定--梁腹板高度大于等于450设置腰筋,一个很普遍的看法就是梁板体系里,梁的高度减板厚大于等于450就要设置腰筋,那么这么个说法对不对呢?下面主要对此进行论述 首先要了解这个说法的来源。梁腹板高度大于等于450设置腰筋的规定来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与101图集,而101图集的主要依据是混规,引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9.2.13条规定:梁的腹板高度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很明显,原文的说法是梁腹板
查看详情
终于搞清楚了插筋、扭筋和构造筋以及它们的作用
查看详情
浏览数:753
终于搞清楚了插筋、扭筋和构造筋以及它们的作用构造柱:是墙体内转角及轴线相交处设置的墙体抗震柱,它是在唐山大地震后总结出来的防震减灾技术措施之一,在此之前建筑上是没有的。 构造筋:就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腰筋: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预埋锚固筋: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
查看详情
什么是插筋、扭筋和构造筋?它们的作用又都是什么呢?
立即下载
浏览数:799
构造柱:是墙体内转角及轴线相交处设置的墙体抗震柱,它是在唐山大地震后总结出来的防震减灾技术措施之一,在此之前建筑上是没有的。 构造筋:就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腰筋: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预埋锚固筋: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抗扭筋:就是
立即下载
柱、梁、板、独立基础高频钢筋计算公式
查看详情
浏览数:1794
关键词: 钢筋计算公式
独立基础钢筋
一、柱钢筋 1.柱纵筋 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 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 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 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c.顶层锚固长度: 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②边、角柱锚
查看详情
单肢箍与拉结筋
查看详情
浏览数:2075
导言 单肢箍与拉筋看似形状差不多,但各有不同的作用、构造要求和使用部位。 1.拉筋的用处 拉筋可用作梁、框架柱、暗柱等复合箍筋中的单肢箍;可用作梁侧面构造筋和抗扭筋的拉结筋;可用作剪力墙、楼板钢筋网片拉结筋等。 2.拉筋的规格 拉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和不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当纵向受力钢筋为搭接或并筋时,应按钢筋实际排布情况,确定拉筋弯弧内直径。 3.有抗震要求的拉筋规格及其做法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图纸专门要求的构件受扭、受剪扭等复合受力状态和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大于3%的柱,有关标
查看详情
梁·板·柱37条钢筋施工质量通病要点,都是现场用得上的!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65
一、板钢筋 质量通病 1.板筋搭接长度偏长。 2.分布筋拉通布置。 3.板底筋伸入支座长度偏长。 4.马凳筋应具有足够的高度,保证楼板有效厚度。 5.板上部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6.板接头百分率50%,未按25%施工。 防治措施 1.板筋按图集要求搭接错开。 2.分布筋与板负筋搭接15cm。 3.板底筋伸入支座长度5d且过梁中即可,板上部纵筋伸入支座,实际施工不管支座有多宽均按伸入支座对边弯折15d,当支座宽度不能满足锚固长度时才需要弯折15d,如果满足且支座很宽,板上部钢筋
查看详情
高频钢筋公式已整理,柱、梁、板、独立基础钢筋计算简单明了!
查看详情
浏览数:510
柱钢筋 1.柱纵筋 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 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 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 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c.顶层锚固长度: ①中柱锚固长度=
查看详情
梁的平法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
浏览数:919
1、梁下部原位标注“6C25 2(-2)/4”表示什么意思? 【答】表示梁下部纵筋有2排,上一排2C25,不伸入支座;下一排4C25,全部伸入支座。 (-2)表示不伸入支座的下部跨中筋。 【依据】《11G101-1》P29 2、梁下部原位标注“2C25+3C22(-3)/5C25”表示什么意思? 【答】下部纵筋有2排。上排5根,其中2根伸入支座,3根不伸入支座;下排5根,全伸进支座。(-3)表示不伸入支座的下部纵筋数。 【依据】《11G101-1》P29 3、不伸入支座梁下部跨
查看详情
pkpm计算出的梁、板配筋需要做那些调整
查看详情
浏览数:3822
回复数:7
1.板,板图要注意漏画支座筋。软件在一个房间的一边上不管有几段墙只画一根筋,好多时是少的。用布支座筋,检查每段墙。不规则板要用有限元软件较对计算结果. 还要注意不要漏了构造负筋,如挑板中伸出了个别挑梁。注意异形板的幅射筋不要丢了。 2.梁,短梁200,短墙300要避免,实为节点之距存在的梁墙,软件对此没输出结果,忽略了它的存在,但真实结构如果存在它是起作用的,要作另算。 3.裙房层数等于增加了加强层,转换层号等于定义了薄弱层。 4.梁输出结果中扭纵筋配腰后并入上下纵筋和扭箍筋的二倍和剪筋之和为全截面配筋,且要符合扭筋布置要求。 &
查看详情
教你学看钢筋图纸的巧妙方法
查看详情
浏览数:2558
关键词: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表示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
查看详情
教你快速学会钢筋识图,看完变身造价高手!
查看详情
浏览数:2345
回复数:6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查看详情
优质钢筋工程如何炼成?精确施工走起
查看详情
浏览数:829
今天一起来看……钢筋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绑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柱基础 在基础钢筋绑扎前找出基础底和柱中心线,一般情况下两者一致,当柱中线偏离基础中线时,在划线时要注意基础网筋划线须从基础中线开始,按钢筋间距要求向两侧分,将线划在基础垫层上。 注意事项 条形基础 需注意短向为受力钢筋,应摆在下面,长向为分布钢筋,应摆在受力钢筋上面。 注意事项 柱钢筋 柱的钢筋应尽量采用先预制,后安装的方法,以减少高空作业,减
查看详情
必备技能Get!钢筋的下料及算量!
查看详情
浏览数:617
关键词: 刚进的下料和计算
钢筋计算常见问题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查看详情
学造价必须了解名词
查看详情
浏览数:616
关键词: 学造价必须了解名词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土建工程造价
建筑材料 骨料: 用于拌制砼或砂浆的砂、碎石或砾石的总称。 水泥: 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成浆体后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用以将砂、石等散粒材料胶结成砂浆或砼。 素水泥浆: 是一种除水泥和水外,其他任何材料不加的水泥浆。一般用来作结合层。 石灰: 由石灰石、**石或白垩等原料,经煅烧而得的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砂浆: 由胶凝材料和细骨料调制成的建筑材料。 灰土: 将熟石灰粉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在一定含水率条件
查看详情
结构设计及校审要点大全!新手必备,建议收藏
查看详情
浏览数:1582
【设计原则】 ○能按建筑设计意图将结构骨架搭建起来 ○在搭建过程中注意不与建筑、设备发生冲突,做到不错不漏,不碰不缺 ○注意结构自身合理性,不合理的要与建筑协商解决 ○将设计意图表示完全,表达清楚 ○一套图的设计参数是否统一 【设计步骤】 设计配合――电算――模板图――配筋――说明及大样 存在问题: ○工期安排不合理,效率低,设计人员占用了所有的工期,留给校审的时间很少或几乎没有。 ○没有按照公司统一措施的要求,电算数据没有校审就绘制施工图,导致返工 【设计配合】 ○墙体材料
查看详情
把这37条钢筋施工质量通病弄懂了,其实钢筋施工并不难
查看详情
浏览数:1217
一、板钢筋 质量通病 1.板筋搭接长度偏长。 2.分布筋拉通布置。 3.板底筋伸入支座长度偏长。 4.马凳筋应具有足够的高度,保证楼板有效厚度。 5.板上部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6.板接头百分率50%,未按25%施工。 防治措施 1.板筋按图集要求搭接错开。 2.分布筋与板负筋搭接15cm。 3.板底筋伸入支座长度5d且过梁中即可,板上部纵筋伸入支座,实际施工不管支座有多宽均按伸入支座对边弯折15d,当支座宽度不能满足锚固长度时才需要弯折15d,如果满足且支座很宽
查看详情
干货 | 教你学看钢筋图纸的巧妙方法
查看详情
浏览数:480
教你学看钢筋图纸的巧妙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
查看详情
钢筋识图入门
立即下载
浏览数:3815
回复数:25
钢筋识图入门.rar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
立即下载
绘图员的日子:剪力墙结构的自我修养
查看详情
浏览数:1865
笔者自述: 绘图员的日子,结构小菜鸟,”堕入“行业一年有余,深信思考比行动更重要的理想主义者。不忘初心,追求高效,只争早夕,学而思。。。 其实很多时候人真的是懒散的,总觉得这个那个多简单,不用动笔动脑去写写画画,可到了你真正走到这些问题背后的瞬间,经常会被揪出那些曾被你一笑而过的细节,如果你就此悔过,引起重视,为时不晚,若你自以为是,想着自己下回定会记得的,那么这样的你已然忘却了怎么去思考。 思考设计一般分为计算和制图。计算是制图的依据,图纸是计算的灵魂。和去年相比,我正迈入绘图员的第二阶段,即真正涉足设计行列。然而在慢慢探索模型之美的路上,仍有必要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