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建筑木结构专题为您提供中国传统古建筑木结构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中国传统古建筑木结构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 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结构设计热点推荐 。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word,多图)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4MB
格式 docx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word,多图)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主要内容: 四椽栿 六椽栿 阑额 铺作 枓 四椽栿 七铺作
立即下载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查看详情
浏览数:3887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
查看详情
中国传统建筑为什么以木结构为主呢
查看详情
浏览数:925
从最近的热播剧:古剑奇谭、甄嬛传中注意到了古代建筑都是以木材为主,大气恢弘,而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呢,跟着云开木业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原因是: 就地取材:古时原始森林足可提供建筑所需. 2.中国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冶金技术已相当发达,能够制造出各式各样金属工具,劈削木材来加工.因此中国式的建筑,细部装饰非常细腻.2000年前,以西方当时的工艺,对石块只能进行粗糙的加工. 3.木建材容易施工,工期短,造价便宜。明成祖盖紫禁城(72万平方
查看详情
[硕士]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3MB
格式 pdf
内容简介 【学位年度】2010 【摘要】 古建筑木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集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于一身。榫卯连接方式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建筑技术创造,3500年前,我国就基本形成用榫卯连接梁柱的框架体系,榫卯连接是确保古建筑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由于古建筑木材材料的特殊性以及特殊的建构方式,所以在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难度,并有一些条件的限制,使得古建筑科学研究方面的资料相对历史性和艺术性的研究较少。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古建筑木结构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古建筑
立即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抗震 木结构建筑“以柔克刚”
查看详情
浏览数:94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可谓“群害之首”。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华北、西北、东南、西南地区均为强地震分布带。然而,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古建筑为何能抗震?它们又是怎么抗震的? 抗震的古建筑 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 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在抗震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盘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
查看详情
中国第一木塔,1000年前的古建筑,你了解多少?
查看详情
浏览数:1037
15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并不高大 帝王的居所多数仅为10米-20米高 一般的民宅更是不过数米 (传统木结构建筑,制图@王博/星球研究所) ▼ 但是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 佛宫寺释迦塔 (俗称应县木塔) 是个例外 它始建于距今约1000年的辽代 高达65.84米 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 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 (中国史籍曾记载过高度超过百米的木塔,可惜早已荡然无存、难以考证;2017年以来奥
查看详情
中国现存五十大古建筑排行榜,你的家乡有几处?
立即下载
浏览数:2364
回复数:19
top 50 平遥城墙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 平遥城墙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 top 49 岳阳楼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三国东吴所建。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
立即下载
打牮(jiàn)拨正——木架构古建筑纠偏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查看详情
浏览数:1073
何为“打牮拨正”工艺? 木构架古建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从新石器时期的干栏式木屋到明清时期的宏伟殿堂,中国的木构架建筑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善的结构体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大多采用横向梁柱结构为承重构架,在每两个构架之间用檩、椽连成整体,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榫卯结合。由于榫卯节点为非整体性连接,木构架建筑的抗变形刚度较弱,在地震、强风或地基沉陷的作用下易发生节点松脱和构架歪闪。中国现存的木构架古建筑,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歪闪变形;对歪闪变形的木构架进行纠偏加固,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古建
查看详情
浅谈中国古建筑门窗文化的奥妙
查看详情
浏览数:1024
中国古建筑不但具有实用性还兼具艺术审美,在众多古建筑构建中,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工匠艺人,都对窗户寄予深深的感情。窗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犹如建筑的眼睛,通过它的深眸展示建筑的风韵,与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最初的窗子称为为囱,它是人类穴居时期为了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在洞穴的顶端凿的小洞。后来,脱离穴居筑起了房子,便在房子的墙上开窗洞,称为牖。中国古建筑的窗户样式变化丰富,各有风采。分为空窗、漏窗、和合窗、槛窗、隔扇窗、纱窗、风窗等。这些窗户不仅形状各有特色,在图案装饰以及色彩上也各有讲究。 窗的种类 空窗,是一种只有窗孔没有窗扇的窗,空窗之
查看详情
中国木结构建筑形成与西方木结构比较论文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992KB
格式 docx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形成
西方木结构建筑
中国木结构建筑形成与西方木结构比较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木结构形成的原因包括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和与夯土技术的接合等。本文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作了简要阐述,并且从中国古典思想上分析了木结构形成的深层原因。古代西方木结构在居住建筑上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与砖石结构建筑并行发展。由于砖石结构的教堂等公共建筑一直是西方建筑的主流,因此与砖石结构建筑相比,木结构建筑一直处于次席的位置。最后对比中西方古建筑选材,得出结论,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不同的建筑态度、不同的对技术方案选择的标准。 关键词:中国木结构建筑 西方木结构建
立即下载
木结构建筑扫盲图
查看详情
浏览数:1362
中国设计艺术网微信090期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
查看详情
46座古建筑,惊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查看详情
浏览数:1844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占地面积约八千七百平方米。是北海最精巧的一处园中之园。静心斋原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7年)在扩建“西天梵境”时修建了静心斋(当时称镜清斋)也称“乾隆小花园”。园内主要建筑有镜清斋、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焙茶坞、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石桥等。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殿阁建筑形式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珍品。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位于现苏州市城南三元坊
查看详情
“最早”“最好”的中国木结构建筑
查看详情
浏览数:490
关键词: 建筑大师作品
建筑典型事故
消防系统原理
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在建筑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土木,木占一半 作为一种永恒的建材,它古老而又现代, 并使建筑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 消除建筑本身作为外来物的冰冷感觉。 中国数千年来一直保留着使用木材建筑房屋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 你知道中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是什么吗?中国古建第一国宝是什么吗?请和古衿一起共同感受“最早”“最好”中国木结构建筑!  
查看详情
中国古建筑,惊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查看详情
浏览数:1434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占地面积约八千七百平方米。是北海最精巧的一处园中之园。静心斋原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7年)在扩建“西天梵境”时修建了静心斋(当时称镜清斋)也称“乾隆小花园”。园内主要建筑有镜清斋、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焙茶坞、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石桥等。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殿阁建筑形式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珍品。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位于现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其占地面积
查看详情
中国现存50大古建筑
查看详情
浏览数:2902
回复数:11
50 平遥城墙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 平遥城墙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49 岳阳楼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三国东吴所建。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现在的岳阳楼为沿袭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