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

发表于2019-12-09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专题为您提供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结构设计热点推荐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立即下载

等级: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_1     文件 4MB 格式 ppt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单向板及双向板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简介】 单向板、双向板、板筋识图——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ppt格式,16页。 梁板结构即建筑结构中的水平构件,也即由竖向构件支撑的部分。包括楼盖、屋盖、楼梯、雨篷等构件。本章主要介绍这几类构件的基本受力和计算,构造要求和识图要点。    楼盖的主要结构形式  板钢筋图的识读  双向板与单向板的区分配筋构造  
立即下载

混凝土结构单向板与双向板区分界限的研究 立即下载

等级: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_2     文件 387KB 格式 pdf

内容简介 梁板结构设计时一般按边长比等于2区分成单向板或双向板计算。这个区分界限是依据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Marcus H提出的十字交叉板带的简化模型分析的结果确定的。由于简化的模型不能精确的反映板的受力特征,不能反映荷载及内力沿板的两个方向的真实传递情况,因此用这种模型分析的结果确定的界限也是不确切的。本文应用弹性理论及其有限元方法,建立四边支承板的整板计算模型,分析其荷载和内力沿两个方向的传递和分配规律,从而说明以Marcus的板带法作为区分单双向板的界限存在的问题。以本文的分析结果作为依据,作者提出了区分单双向板的界限并对板的工程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立即下载

[框架结构手算实例]Part7单向板配筋计算 查看详情

浏览数:1506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框架结构手算实例]Part7单向板配筋计算

【框架设计手算实例】系列以高校宿舍楼为例,可采用双向板设计,但实际工程中,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应用也较为普遍,本节以另一工程为例,讲解单向板配筋计算,其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  1 设计资料 (1)楼面做法 10厚水磨石面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0厚抹灰层; (2)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2.5kN/m2;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板钢筋HRB400 2 梁板尺寸估算 (1)单向板跨厚比要求:  h≥短边/30 【示例】如图所示,板长边/短边=6
查看详情

教你快速识别负弯矩筋、贯通筋、拉结筋、分布筋、受力筋的区分 查看详情

浏览数:682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教你快速识别负弯矩筋、贯通筋、拉结筋、分布筋、受力筋的区分

 受力筋: 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弯起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1)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向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2)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3)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 )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
查看详情

[框架结构手算案例]Part3双向板支承梁上恒、活荷载计算 查看详情

浏览数:718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框架结构手算案例]Part3双向板支承梁上恒、活荷载计算

本案例中,板长边与短边之比为7.5/4.2=1.78<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9.1.1规定,应按双向板计算。  9.1.1 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 2.0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0,但小于 3.0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3.0
查看详情

[框架结构手算实例]Part4双向板配筋计算 查看详情

浏览数:1602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框架结构手算实例]Part4双向板配筋计算

一、设计依据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9.1.1规定 9.1.1 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 2.0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0,但小于 3.0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3.0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二、设计原理 
查看详情

[框架结构手算3]双向板支承梁上恒、活荷载计算 查看详情

浏览数:2443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框架结构手算3]双向板支承梁上恒、活荷载计算

本案例中,板长边与短边之比为7.5/4.2=1.78<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9.1.1规定,应按双向板计算。  9.1.1 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 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0,但小于 3.0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3.0 时
查看详情

混凝土现浇板详细设计知识点 查看详情

浏览数:1357 回复数:10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混凝土现浇板详细设计知识点
  首先是配筋一般问题,建议尽量按建设部推荐采用三级钢,钢筋间距尽量用 200mm(一般跨度小于6.6m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其次是计算问题。8m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如坡、平屋顶、厨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我们也可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但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
查看详情

板钢筋计算、对量及要点分析! 查看详情

浏览数:610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板钢筋计算、对量及要点分析!

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1.楼板钢筋计算 楼板钢筋主要分为: 1、受力筋(底筋、面筋) 2、支座负筋 3、分布筋 4、温度筋 5、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6、措施钢筋(撑脚钢筋、板垫筋)。 2、温度钢筋计算 依据 GB50010-2002 中 10.1.9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温度筋计算  温度筋长度计算: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150
查看详情

干货分享!板钢筋计算、对量及要点分析! 查看详情

浏览数:286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干货分享!板钢筋计算、对量及要点分析!

 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 1.楼板钢筋计算楼板钢筋主要分为: 1、受力筋(底筋、面筋) 2、支座负筋 3、分布筋 4、温度筋 5、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6、措施钢筋(撑脚钢筋、板垫筋)。  2、温度钢筋计算依据 GB50010-2002 中 10.1.9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温度筋计算   温度筋长度计算:长度=轴线长度-负
查看详情

结构设计规范整理——梁、板 查看详情

浏览数:706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结构设计规范整理——梁、板

梁设计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高宽比不宜大于4,跨高比不宜小于4;宽扁梁及深梁详规范。 2.梁截面控制指标 A.纵筋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按《混凝土规范》表11.3.6-1中数值取用,一般模型计算会考虑,不用管;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2.5%; B.纵筋净距:顶筋不应小于30mm和1.5d,底筋不应小于25mm和1.0d。钢筋多余2层时,2层以上钢筋中距应比下面2层中距增大1倍。各层钢筋间距不小于25mm和d(d为纵筋最大直径)。 C.纵筋面积比: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四级规范无要求,一般取0.25。 D.箍筋直径
查看详情

钢筋工程量计算——板钢筋计算、对量及要点分析 查看详情

浏览数:966

关键词: 钢筋工程量计算 温度钢筋计算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钢筋工程量计算——板钢筋计算、对量及要点分析
今天一起来看一下板钢筋计算和对量及要点分析的详细图解内容。内容较多,建议先收藏噢~ 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 1.楼板钢筋计算 楼板钢筋主要分为: 1、受力筋 (底筋、面筋)2、支座负筋 3、分布筋 4、温度筋 5、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6、措施钢筋(撑脚钢筋、板垫筋)。 2、温度钢筋计算 依据 GB50010-2002 中 10.1.9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温度筋计算&nb
查看详情

钢筋工程量计算——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 查看详情

浏览数:756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钢筋工程量计算——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

一、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 1、楼板钢筋计算 楼板钢筋主要分为(1)受力筋 (底筋、面筋)(2)支座负筋 (3)分布筋 (4)温度筋(5)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6)措施钢筋(撑脚钢筋、板垫筋)。 2、温度钢筋计算 依据 GB50010-2002 中 10.1.9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温度筋计算  温度筋长度计算: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150)  温度筋根数计
查看详情

剪力墙、柱、板配筋率知多少? 查看详情

浏览数:1695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剪力墙、柱、板配筋率知多少?

 剪力墙(纯剪力墙)  1剪力墙截面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区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 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3参数指
查看详情

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 查看详情

浏览数:584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

一、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 1、楼板钢筋计算 楼板钢筋主要分为(1)受力筋 (底筋、面筋)(2)支座负筋 (3)分布筋 (4)温度筋(5)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6)措施钢筋(撑脚钢筋、板垫筋)。 2、温度钢筋计算 依据 GB50010-2002 中 10.1.9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温度筋计算  温度筋长度计算: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150)  温度筋根数计
查看详情

建筑小测试丨剪力墙、柱、板配筋率知多少? 查看详情

浏览数:1712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建筑小测试丨剪力墙、柱、板配筋率知多少?

剪力墙(纯剪力墙)  1剪力墙截面 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区墙厚度 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 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nbs
查看详情

局部承载力验证该怎么做? — 现场荷载试验 查看详情

浏览数:563 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资料下载-局部承载力验证该怎么做? — 现场荷载试验

   在对建筑结构安全进行鉴定时,现场荷载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主要讲解非破损性的现场荷载试验。  什么时候需要做非破损性的现场荷载试验呢?  ① 当需要通过试验检验既有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如梁、楼板、屋面板、阳台板等)的承载力、刚度或抗裂等结构性能时;  ② 或对结构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验证时,可进行非破损性的现场荷载试验;  ③ 对于大型复杂钢结构体系也可进行非破损性现场荷载试验,检验结构的性能。   1 加荷方式&nb
查看详情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 建筑热点

猜你爱看

相关资料 相关课程 相关专题 行业热点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