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厂家专题为您提供预制装配式建筑厂家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预制装配式建筑厂家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 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BIM热点推荐 。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起源
查看详情
浏览数:718
建筑工业化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经济复苏,城市化发展迅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需要在短时间内建造大量住宅、办公楼、工厂等。另外一方面,战后人口数量锐减,劳动力市场紧缺,人工成本高居不下。传统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此时的工业水平较为先进,这些为建筑工业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柏林marzahn居住区 1.最早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德国 德国最早的预制混凝土建筑-—柏林施普朗曼居住小区 德国最早的预制混凝土板式建筑是1926-1930年间在柏林利希藤伯格-弗里德希菲尔德建造的战争伤残军人住宅区。该项目共有1
查看详情
BIM在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3MB
格式 docx
工程概况——南京上坊北侧经济适用房项目6-05栋 南京上坊北侧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6-05栋为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加钢支撑结构体系,地下一层,地上45层,建筑面积10380平方米,建筑高度45米,是我国首栋高层全预制建筑。 项目难点: 第一,深化设计阶段,预制构件相互间的碰撞检查细度要精确到钢筋级别,在短时间内采用传统的人员凭借经验,观察二维图纸识别已不可能完成。 第二,构件生产阶段,生产厂家对万余预制构件的图纸消化及计划、生产、供货也是一个挑战。 第三,施工阶段的快速准确的构件定位,高质量的安装需要新的技术支持。 
立即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案例详解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47MB
格式 ppt
关键词: 施工案例详解
装配式图纸解读
建筑绿色施工
本资料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案例详解,ppt格式,共293页 目 录 第一讲:装配式厂家考察工作分解 第二讲:工程概况 第三讲:装配式图纸解读 第四讲:施工简介 第五讲:装配式圆孔板剪力墙结构施工工序流程 第六讲:钢筋工程 第七讲:墙板叠合板吊装模板安装工程 第八讲:叠合梁、板构件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案例详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案例详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案例详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案例详解
立即下载
PC装配式建筑施工专项方案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363KB
格式 docx
关键词: 施工专项方案
装配式建筑施工
建筑绿色施工
本资料为PC装配式建筑施工专项方案,doc格式 目 录 一、PC建筑特点和建造管理策略 1、PC建筑的特点和应用 2、建造管理策略 二、编制依据和总体部署 (一)、编制依据 (二)、总体部署 1、配备PC专职管理人员 2、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计划 3、现场总平面布置和总进度计划 三、专项方案 (一)、深化设计 1、PC建筑的结构特点 2、深化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3、深化设计的一些思考 (1)、PC连接的节点方式 (
立即下载
专家视角 | 预制装配式新型建造生产方式
查看详情
浏览数:397
关键词: 既有建筑改造
装配式混凝土
预制装配式建筑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建筑工业化的定义为: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2)生产物的标准化。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3)生产过程的集成化。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4)工程高度组织化。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 (5)
查看详情
[江苏]BIM技术在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总结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17MB
格式 doc
内容简介 本工程为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加钢支撑结构体系,地下一层,地上45层,建筑面积10380平方米,建筑高度45米,是我国首栋高层全预制建筑。 作为首栋高层全预制建筑,该项目的挑战包括:设计、生产、施工工期紧、质量要求高。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要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从设计到施工的全部工作,建筑信息的传递及协调工作尤为重要。主要挑战有三方面:第一,深化设计阶段,预制构件相互间的碰撞检查细度要精确到钢筋级别,在短时间内采用传统的人员凭借经验,观察二维图纸识别已不可能完成。第二,构件生产阶段,生产厂家对万余预制构件的图纸消化及计划、生产、供货也是一个挑战。第三,施工阶段
立即下载
万科最高装配式建筑策划施工全过程!
查看详情
浏览数:2121
消息来源:地产人自学平台 导 语 工业化手段让万科在高速运转中拥有更高的工程“精度”。以万科统一生产的预制构件为例,其长宽误差不超过2毫米,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0.1%。且这种预制构件在工厂一次浇筑而成,不易开裂。 今天要分享的是:《金域华府工业化高层住宅》策划施工全过程,希望能给同行以借鉴与启示 一、住总万科工业化住宅简介 金域华府全装配工业化高层住宅工程,为27层总高约80米,是目前全国已建最高的全装配式住宅。 本工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七层,总建筑面积11838㎡,总高度79.85m,单层面积395.05㎡,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的用处
查看详情
浏览数:2308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设计
标准化BIM构件库
BIM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是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五位一体”的体系化和集成化的建筑,而不是“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的建筑,用传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模式进行装配化施工不是建筑工业化。 它通过BIM方法进行技术集成,贯穿包括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最终目的是整合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建筑产业链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集成”,BIM方法是“集成”的主线。这条主线串联起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于设计、建设、运维、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可以数字化虚拟,信息化描述各种系统要素,实现信息化协同设计、可视化装配,工程量信息的
查看详情
不会做装配式建筑吊装?看完这篇就全懂了!
查看详情
浏览数:688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和各省、市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如何保证政策落地实施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行业、企业要不断加大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对构件装配工,灌浆工等关键工种。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技能培训,促进传统建筑工人向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工人转型。 为此,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相关企业和专家摄制完成建筑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如何把控套筒灌浆作业
查看详情
浏览数:76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
专项施工方案
装配式建筑施工
套筒灌浆作业
安全技术交底
灌浆作业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连接最重要、最核心的作业环节,连接节点的安全是建筑安全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 灌浆准备作业要点 人员准备 灌浆作业人员须经过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同时还应配备专职质检人员对灌浆作业进行全过程检查和监督。 设备及工具准备 灌浆作业前要准备好灌浆料制备、灌浆、灌浆试验及分仓和接缝封堵的设备与工具,并对设备和工具的正常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和调试。为了预防停电和灌浆失败冲洗等,还要准备发电机和高压水泵等备用设备。 电动灌浆机 材料准备 主要准备灌浆料以及
查看详情
“4+3”管控装配式建筑,这些要点不可不知
查看详情
浏览数:484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
装配式建筑技术
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发展形式发生转变,建设城市的概念也不单单是追求现代化,而是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人文、智慧以及宜居性,装配式建筑具有符合绿色施工以及环保高效的特点,因此,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成为建筑业的重中之重。 随着我国的装配式建筑逐渐进入规模化、主业化的发展阶段,未来,对于继续加大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施工企业应该如何做呢? 1、做好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计划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不断吸纳外来人才,更要在企业内部设置装配式相关的机构,制订有利于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计划,不断培养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相适应的自有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技术
查看详情
全预制装配式别墅项目结构施工技术总结
立即下载
等级:
文件 1MB
格式 pdf
关键词: 工程施工总结
全预制装配式
预制构件吊装
机电预留预埋
内容简介 本文通过介绍全预制装配式别墅项目结构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和流程,阐述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安全措施、质量控制措施等。节约了大量的资源,缩短工期、减少了现场施工工人和管理人员,该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价值效益和社会效应。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期要求紧、开工面积大的规模化别墅群建设,特别是建筑结构形式简单,风格统一的别墅群项目;适用于地震烈度较低,可提供高度机械化施工作业场地项目;适用于施工气候条件恶劣,劳动力资源、施工物资等供应受限制的地区。 …… (2)工艺要点: ①全预制构件别墅系统的前期设计协调。全预制构件系统具有不可改动性,在预制系统设
立即下载
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及验收关键点(附节点大样、成本对比)
查看详情
浏览数:1102
关键词: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工程质量验收
一、总体实施思路 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 ,达到工期、质量、安全及成本总体受控的目的。 二、标准化设计 1、施工图设计标准化 施工图设计需考虑工业化建筑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标准化的模数、标准化的构配件通过合理的节点连接进行模块组装最后形成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建筑整体。 2、构件拆分设计标准化 构件厂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预制构件的拆分设计,构件的拆分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构件
查看详情
浅谈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方面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查看详情
浏览数:756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装配式建筑重难点控制
装配式施工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安装措施
一、设计方面 1、首先我们对传统结构的设计和装配式结构设计进行区分。传统式结构在多数情况下,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之后再委托施工企业按图施工,已经相对成熟。而整体装配式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未能涉及,相对比较落后,只有少数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可以委任,建设单位只能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进行招标,由此带来设计时间对整个项目总工期的重要性。 2、从XXX二期公租房设计时间来看,虽然合同时间只有45天,但实际整个延伸到结构结束,因为整个过程分为初步设计——功能分解——工艺拆分——专家验证——设计修正——图纸评图——最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BIM方法
查看详情
浏览数:1171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设计
BIM协同设计
设计是核心,设计院转型在即 与传统建造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使设计的龙头作用突显,给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逐步升温的装配式建筑,设计院必须步履紧跟、超前准备、精细研究。装配式建筑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产品,设计是核心。设计对构件加工生产、施工工艺、维护保养等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并且要用BIM信息技术三维精细化设计。目前,在装配式这条产业链上,设计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国内具有丰富的相关设计经验,能独立、高质量完成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设计的企业可能不会超过十几家。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BIM方法 新型装配式建筑是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五位一体”的体系化和集成化
查看详情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及低能耗技术探索研究与应用
查看详情
浏览数:1496
一、概述 1.装配式建筑体系 装配式建筑是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并且支持标准化部品部件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而且可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化解过剩产能,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将高效装配技术与低能耗技术结合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诸多优势: (1)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在设计阶段采用低能耗设计技术; (2)采用高效装配和同时节能的围护体系; (3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对暖通空调行业的几点影响
查看详情
浏览数:632
2018年即将走过一半,越来越多的省市自治区地区已经接连出台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保障政策,加大相关的扶持力度,不少地区对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更是提出明确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雄安“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中,有 8栋单体全部都为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的完工仅仅耗费了40天时间。登上了大众舞台的装配式建筑凭借方便快捷、节能降耗等特点受到了行业聚焦,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然明朗化。那么,中央空调作为建筑中的一部分,装配式建筑大势已来,中央空调行业显然不会风平浪静。 影响一:全装修的全面铺开 细数各区域相关政策,不难发现,装配式建筑对于民用住宅的新建和改造工作的强调高光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原因在这里
查看详情
浏览数:1700
标准化、专业化与生产规模不满足要求,导致装配式建筑生产成本过高 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是制造业工业化的基础,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更是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这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基本共识之一。而从现实来看,装配式建筑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从而导致其生产成本过高。 ☞(1)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标准化程度较低 标准化生产是制造业工业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实现标准化,意味着不同的生产者按照特定统一标准所提供的零部件是没有差异的,是可以实现完全替换的。因此,实现标准化就可以实现零部件生产与终端设备制造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真的靠谱吗?
查看详情
浏览数:332
1 根据调研和掌握到的情况,越来越对装配式建筑产生深度怀疑。装配式造价高进度慢施工困难也就罢了,无非是多花点钱而已,但结构安全隐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然而装配式建筑由于构件连接锚固技术的致命缺陷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政府以绿色建筑和创新之名盲目强制推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可能是有问题的。业内一些人士无视当今现浇混凝土的先进适用性,甚至把 “混凝土现浇”视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2 混凝土是一种在常温条件下就能从液态向固态转化并产生高强度的独特材料,这种转化是不可逆的,坚固的混凝土不能像钢铁熔化成液态,也
查看详情
装配式建筑竖向结构连接质量保证及施工工艺
查看详情
浏览数:472
原文 装配式建筑非新兴工艺,老祖宗的装配式木结构早已使用在诸多庙宇建筑,20世纪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被开发出来,1960年流行于法、英、北欧、苏联等国家,早期结构系统以铰接居多,结构刚接系统自余占疏博士(Dr. Alfred A.Yee)于1960年后期发明套筒续接器(Splicesleeve)方得以使用,并首次应用于38层楼高之装配式建筑(阿拉莫阿纳酒店,檀香山,夏威夷)的预制柱续接,此后即开创了竖向结构套筒续接之篇章,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套筒续接器技术一直持续在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地区进行改良、研发、试验研究及应用,采用此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物在全球各地已经历了无数大小地震的考验,而
查看详情